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

[閱讀]童年傷痕

本書全名為[人際挫折與孤獨,都來自於童年傷痕],作者中野日出美

由網路育兒專家推薦,藉由了解童年在家庭受到的創傷,重新建構起新的避風港,進而改善現在的自己。
本身相當認同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,希望由心理學方面的脈絡,去避免現在可能發生的偏差。

依教養方式將父、母分為五種類型:

1.無法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[冰山型]父母,孩子會較為穩重,但不懂與人相處,偏好獨處。

2.過度保護孩子的[直升機型]父母,孩子挫折容忍度會非常低,甚至認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。

3.家庭暴力、虐待的[破壞型]父母,孩子容易缺乏自信,會無意識傷害自己。

4.過於把孩子當朋友的[家家酒型]父母。

5.把自己得價值觀、期望,強灌於孩子身上的[糖果屋型]父母,孩子長大內心愉悅跟幸福感容易不足。

上述同一家庭父、母可能為不同類型。

總之若是有過度自責、容易起疑、習慣貶低自己、情緒難以控制、沒有良好人際關係、太容易相信自己、自殘行為.......等以上心理負能量情況,作者都認為跟小時候的依戀障礙有關,

尋找自己的安全堡壘來修復過去,堡壘性格需沉穩、心理健全,願意聽你講心事,但不要過度期望,也別把依賴當壓力,不要害怕說出真心話,此人或許也可以是自己的父母...。

心態上建立安全堡壘,我覺得聖嚴法師講得更好、也簡單:
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。

接著尋找人生的意義,付出但不犧牲,愛別人,長存感謝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